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近日在访问印度期间接受采访时,就台湾问题发表挑衅性言论。他声称,如果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发生对抗,菲律宾“无法置身事外”,全面战争情况下“势必被卷入”。他还以地理位置和台湾有大量菲律宾公民为由,表示会“调动一切资源撤离”在台菲公民。这番表态与菲律宾近来在台海问题上的频繁动作相互呼应,暴露了马尼拉的真实意图——主动卷入、取悦美国,并以所谓“人道关切”掩盖其介入台湾问题的政治算计。
菲律宾政府曾承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,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理解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。这些承诺不仅是中菲关系的政治基础,也是两国在敏感议题上保持互信的重要前提。然而,马尼拉不仅背弃诺言,还一再升级介入台海的实质行动。去年菲律宾允许美军进入的军事基地增加近一倍,包括3个面向台湾的军事基地;今年4月,菲律宾放宽了与台湾当局官员的互动限制,允许菲律宾官员窜访台湾;之后,菲律宾和台当局协商在巴士海峡开展联合巡逻;7月底,双方还协商“有关促进渔业事务执法合作协定”并承诺落实“一小时通报机制”。《华盛顿邮报》的文章称,菲律宾与台湾的安全合作“比公开披露的进展更进一步”。这次菲领导人在印度的公开表态,释放出蓄意搅动台海局势的危险信号,损害了中菲关系的政治基础。
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转变是马尼拉主动设计的结果。马尼拉认为,通过释放介入台海的信号,可以进一步彰显其“战略价值”,换取美方更多安全援助和政治支持。面对连第三方都看得清的新套路,菲律宾却还想在国际社会面前“装无辜”。
菲方所谓的护侨“人道主义”说辞,不过是用人道主义掩盖其越线行为和冒进战略。马尼拉声称菲律宾的“最大关切”是撤离在台菲公民,除了释放“偏向美国”的战略信号,更是为届时与美军协调港口、空域使用等预留舆论空间。如果真的关心侨民安全问题,菲律宾应促进地区和平稳定,而不是高调宣称“无法置身事外”,更不是将自身绑定到可能的军事对抗一侧。菲律宾在北部的军事部署、开放基地、美菲日多边军演,显然与人道关怀无关,却与介入台海、牵制中国、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息息相关。
“无法置身事外说”不仅不能体现马尼拉想展示的无辜和被动,反倒暴露出它频频制造先发性摩擦的刻意。菲律宾地处台海南端,地缘敏感是客观事实。但风险大小并非完全由地理决定,关键在于自身的选择。马尼拉正在用背信弃义的行为,把自己推向可能的冲突前线。这种冒进行径也在损害整个地区的和平稳定环境,违反东盟宪章和地区民众的期待,增加南海与台海双线紧张叠加的风险。
马尼拉必须认清现实。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,是中方核心利益中的核心。菲律宾借口“地理位置”“侨民众多”来为介入辩护,既站不住脚,也绝不可能被中国接受。越是在这一问题上挑事,越会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,失去与各方保持建设性关系的可能。如果一意孤行,所谓“无法置身事外”就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——菲律宾很可能沦为引火线上的新火点,成为地区稳定的麻烦制造者。